联系人:周先生
手机:023-63625537
电话:+86 023-63625537
邮箱:admin@buxiugangls.com
地址: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街道虎踞路23号重庆总部城A区11栋1-2单元3楼
从迅猛发展到业绩 “腰斩”中润光能巨亏13亿背后的生死战
2025年3月,中润光能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的消息,再次将其推向舆论风口。这家曾以“全球光伏电池片出货量第一”自居的企业,在2024年营收腰斩、亏损13.63亿元的背景下,毅然选择转g22恒峰官网战港股。
2023年5月,其首次冲击深交所创业板,计划募资40亿元,却在2024年6月因业绩骤变主动撤回申请。
港交所的国际化投资者结构与灵活的上市规则,为中润光能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,尤其是其计划募资用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生产基地建设及N型技术研发,凸显全球化野心。
如何在港股讲好“技术+全球化”的新故事,成为中润光能能否重获资本信任的关键。
2010年前后成立的中润光能,早期专注于光伏电池片生产。2020年,公司营收25.33亿元,净利润1.24亿元,电池片业务占比高达99.99%。
此时,全球光伏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,各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推动需求激增。中润光能抓住机遇,2021年营收翻倍至50.89亿元,但净利润却亏损1.96亿元。
这一反差背后,是行业价格战初现端倪,叠加硅料价格暴涨,企业毛利率从12.56%骤降至5.28%。
随着技术升级和产能释放,中润光能营收两年内从125.17亿元跃升至208.38亿元,净利润突破16.81亿元,毛利率回升至13.64%。电池片出货量从2020年的4.97GW飙升至2023年的34.9GW,全球排名从第四跃升至第二,成为仅次于隆基、通威的行业新贵。
光伏资讯分析,这一阶段的成功,得益于公司对PERC技术的深耕以及海外市场的开拓。
但2023年起,行业技术风向突变,TOPCon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5.5%,N型技术市占率两年内从15%跃升至54%。中润光能虽在2023年投产8GW TOPCon产线%,远落后于头部企业。
2024年,其PERC电池因效率停滞在24%以下,售价跌至行业低谷,而TOPCon产线万元,新建HJT产线亿元/GW。面对现金流压力,中润光能选择“两条腿走路”:保留部分PERC产能消化存量订单,同时加速海外N型产线年末,其N型电池产能达40GW,改造完成后将升至50GW,产能利用率93.4%的数据显示市场对新技术的高需求。
为规避欧美对华光伏产品的贸易限制,中润光能早于2024年在柬埔寨、老挝建成超15GW电池片及组件产能,海外收入占比超30%。
此次港股募资中,美国基地建设被列为重点,中润光能或许是意图抢占北美市场。然而,这一战略面临双重挑战:一方面,海外建厂成本高企,另一方面,本土化供应链整合难度相对较大。对比晶科、天合光能等已在东南亚建立完整产业链的企业,中润光能的海外布局仍显单薄。
2. 垂直整合能力:从硅片到组件的全产业链布局,可对冲单一环节价格波动风险
3. 全球化响应速度: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,要求企业具备灵活的产能调配能力
同时,2024年的业绩预警,为中润光能敲响警钟。光伏行业已从‘跑马圈地’进入‘精耕细作’阶段,未来存活的企业要么靠技术绝对领先,要么靠成本极致控制。
在技术迭代与产能过剩的双重夹击下,其能否凭借N型技术升级与海外扩张重塑竞争力,将决定这家光伏新贵是成为“全球能源转型的领航者”,还是沦为周期洗牌的牺牲品。对于中润光能g22恒峰官网而言,其电池片领域的规模优势仍是重要筹码,但如何将产能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和盈利优势,将决定这家光伏新贵能否穿越周期,真正跻身全球一线阵营。
-
2025-05-09光伏电池制造行业首家“A+H”公司来了
-
2025-05-09TOPCon电池技术占主导组件市场竞争激烈变局来临
-
2025-05-0899页perc电池技术整理PPT
-
2025-05-08perc电池技术PPT
-
2025-05-07供需失衡导致业绩亏损隆基绿能管理层预告2025年BC组件出货计划
-
2025-05-07perc电池
-
2025-05-05“双碳”目标下2025年光伏电池行业全景调研
-
2025-05-0515875单晶--217-226单双面AB级100万